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加速发展无接触配送”成重点发展领域,无人配送再升级

时间:2020-04-20 来源:机器人在线 阅读:10424

疫情将无人配送的需求推向新高度,无人配送到底能送多远呢?未来发展方向又如何?也许政策方面就可见端倪,在4月13日出炉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加速发展无接触配送”已经被列入12大聚焦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无人配送在零售、医疗、餐饮、酒店、制造等行业应用,支持冷链物流、限时速送、夜间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鼓励物业与快递企业建立市场化协作机制,加快社区、园区、楼宇等区域布局智能储物柜、保温外卖柜、末端配送服务站和配送自提点,推进社区储物设施共享,保障“最后一公里”送达。重点发展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驾驶运载工具,满足城市间、城市内、社区内流通配送需求。推广全时空响应物流,提供特殊时期和行业定制化物流配送方案,发展网络货运平台和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高效整合线下运力资源,提高智能化运营和调配能力,实现物流服务全天候、广覆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张昊表示,疫情让更多的人们看到了很多在线经济新模式、新概念的应用场景,类似“无接触配送”这类有市场前景的,显然更有投资价值。他认为即便是在疫情结束后,这样的应用场景也不太会消失。


但是也有另一部分声音认为:疫情期间“无人配送”机器人的机会爆发,并不代表在疫情结束后能够继续高歌猛进。相反,疫情后这种爆发会回归冷静期。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仍是目前机器人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国家开展多种形式,以采购补贴、项目补贴等形式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单纯依靠企业自筹,会影响这个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部分行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配送涉及到技术开发、产品应用、客户需求、应用成本、政策补贴等多方面的因素,它的广泛应用,还需要多方力量协同。


近日,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美团介绍道,美团外卖于今年2月投放了首台外卖智能取餐柜。这一智能取餐柜是组合式设计,可根据每栋大楼不同的人数需求度身定制,而且内部设有紫外线消毒和保温功能,不仅做到点对点的精准投送,卫生安全也更有保障。


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兴业太古汇LG2层的智能取餐柜,则是饿了么在疫情期间投入使用的第一个智能取餐柜,具备物理保温和自动消毒的功能,为应对特殊情况,研发人员还开发出远程维护功能。


随着疫情的缓解,消费者对于无接触配送的需求也从高峰有所回落,但其前景依然为各方看好。美团方面表示,将根据各地复工情况,联手各地政府在疫情结束前,向全国市场投入1000台外卖智能取餐柜。


饿了么的物流运营专家肯阳表示,接下来,饿了么预计和菜鸟等品牌在上海投放1000个智能取餐柜,在全国投放3000个。除了要将智能取餐柜继续在上海铺开,还将推广到全国近20个城市。



目前,美团的智能取餐柜已在北上广部分核心写字楼、社区卫生中心、医院陆续落地试运营,并设置无接触配送试点。未来,智能取餐柜将覆盖大部分外卖需求高频、人员密集高的场所。美团方面表示,升级落地的外卖智能取餐柜将最大程度避免外卖骑手在配送餐品时和用户的接触,有效降低因接触所产生的各种风险,同时改善写字楼、医院取餐的不规范现状。


除智能取餐柜外,饿了么也正与菜鸟试点“共享开放柜口”服务。在试点区域,经消费者同意,配送员可以将一些外卖订单商品投柜,商家和消费者均不需要额外对此付费。相较于智能取餐柜,共享开放柜口针对的是各种新零售场景下的商品,比如商超订单、外卖的日常用品等。



可见的是,智能取餐柜并非新产物,前几年行业内就有探索。据了解,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均在2018年就开始着手智能取餐柜的研发,但疫情加速了智能取餐柜投入实际使用,相关企业也期望通过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培养消费者取外卖的新习惯。


实际上,不只是智能取餐柜。疫情期间,在“无接触”需求兴起、外卖小哥人力短缺的情况下,无人车配送、机器人也派上了用场。


1月31日,饿了么的送餐机器人“赤兔”从上海出发,当晚抵达温州集中隔离点,在向机器人大脑输入现场地图后,机器人在2月3日正式为隔离区人员配送外卖、紧缺小药品和留观人员需要的生活类物件。这些机器人可自主乘坐电梯,任务完成后会自主导航回充电桩充电,每出动一次,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4个房间的物资配送。


2月,美团启用无人配送车,为北京市顺义区多个社区居民配送果蔬食品,公开测试道路上行驶速度约为20公里/小时。在此过程中,美团与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合作,通过优化落地区域5G网络,满足自动驾驶技术的用网需求,保障落地顺畅。


美团称,这也是美团无人配送车在室内、园区真实订单落地后,首次在公开道路进行实际订单的配送。 疫情过后,美团也将继续提供无人配送服务,并在未来增加餐饮外卖、日用百货、药物等多品类的无人配送服务,并将不断扩大配送范围,为更多民众提供便民服务。


本次疫情中,智能取餐柜的加速落地,无人车和机器人配送的试水,都展现了“无接触配送”的应用前景。


今年3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走访饿了么、美团点评等沪上互联网企业时,曾多次表态,要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更加精准地撬动消费,努力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


饿了么提供的数据显示,饿了么自1月30日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到3月29日,在上海已累计产生13万份专门备注“无接触配送”的外卖订单,但3月23日至3月29日,无接触配送标注比服务推出第一周(1月30日到2月5日)下降了56%。肯阳表示,除了安全因素,无接触配送还大大方便了消费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自由,在一些外卖需求高频、人流密集的场所,即便是疫情结束,无接触配送依然有发展空间。


无接触配送是加速升级服务,这些服务升级、技术创新将极大地释放出‘在线新经济’的市场能量,也为企业谋划下一步发展抢占跑道。

无人配送 抗疫 市场动态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6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