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属于自己的原创信息品牌站 了解企业站
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 【米勒】超强干货来了,焊接件的12个设计准则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1日

    1、几何连续性原则

    1)几何连续性原则,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这里应力集中,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

    2)焊缝连接的两侧,板厚不一致,不能保证几何形状的连续性,则设定过渡结构


    2、避免焊缝重叠

    1)避免焊缝重叠,多条焊缝交汇处刚性大,结构翘曲严重会加大焊缝内应力;

    2)结构多次过热,材料性能下降,应避免。

    措施有三个:

    a、加辅助结构;

    b、切除部分;

    c、焊缝错开。

    3、 焊缝根部优先受压焊缝根部优先受压,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承受拉载荷能力 < 承受压载荷能力 。

    4、避免铆接式结构

        铆接式结构通常用衬板搭接形式,焊缝多,费材料,造价高,且导致力流转折,提高了焊缝处的应力水平

    5、避免尖角

        避免尖角,焊接处尖角定位困难,且尖角热容体太小,尖角易被熔化

    6、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操作和检测准则

     结构的设计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焊接的操作和检测。

    1)足够大的操作空间;

    2)焊接时易于定位,易于操作,电极不会和周围的板粘结;

    3)焊接后便于检查;


    7、 对接焊缝强度大及动载荷设计准则

         对接焊缝强度较大,尤其动载荷时优先采用


    8、 焊接区柔性准则

         焊接时的热变形在冷却后不能完全消除,产生残余变形,引起热应力。

         解决措施:

    1)热处理工艺降低热应力;

    2)降低焊接区周围的刚性,从根本上减少内应力的产生。

    9、 最少的焊接

    1.最好的焊接是最少的焊接,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少焊缝的长度。

    2)焊接的强度总会低于母材

    3)焊接过程的热应力总会对材料特性有影响。


    10、 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

        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0.22%


    11 、前处理、后处理工艺

        前处理、后处理工艺


    12、 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准则

         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的进行


  •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