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机器人今日关注】2016.10.12

时间:2016-10-12 来源:新松机器人 阅读:6311

看点1 2017年机器人产业的机会与陷阱在哪里?

喧嚣过后,机器人产业正在进入规范发展的通道,2017年机器人产业的机会与陷阱又将是什么?

大环境上来看,在国家政策层面,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种高屋建瓴式的利好政策,2016年工信部等三部委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目标、任务以及措施,接下来会有更细化的配套政策出台,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姚之驹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将很快正式出台。

据了解,该条件将对企业和关键产品设定门槛进行规范,包括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检测实验设备,如减速器测试平台、伺服电机测试平台,以及产品应符合的多项国标和行业质量标准,引导企业进行产品检测认证。同时,对于机器人集成应用也提出了相关测试要求,包括三项机械安全和三项机械电气安全。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等一系列专门机构将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将不断规范整个行业。

据悉,国家认监委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文件,以推进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机器人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在财政专项、金融信贷、税收减免、重大工程等政策中的采信使用,引导企业申请认证,引领市场采信证书;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建立认证检测机构、企业和产品的质量信用档案和质量“黑名单”制度;国家支持机器人检测认证机构能力建设,提升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机构和企业的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推动机器人标准与检测认证国际互认。

按照工信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在高端市场的产品占有率达到50%以上。

此前中国机器人产业问题是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核心技术缺失等,加之机器人补贴政策下不少“浑水摸鱼”者,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而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2017年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技术的务实的中国企业优势将不断凸显,不少务虚企业将会随着政策的制定、市场环境的规范而逐渐被淘汰出局。

在整个产业发展进程层面上,产业发展空间较大。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今年一季度,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497台,增幅为19.9%。其中2015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生产销售22257台,同比增长31.3%,有个特点就是,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资品牌更快的增长速度。与机器人四大家族包括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德国库卡相比,国内也诞生了“四小家族”包括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埃斯顿以及埃夫特,而且国内资本开始寻找各种有核心价值的标的进行投资或收购,比如美的集团斥资近300亿元控股德国库卡。

在这种背景下,一批获重大突破的标志性产品将充满机会,包括政府政策聚焦的智能制造、智能物流,这些面向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另外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被《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列为十大标志性产品,对这类产品有技术突破和创新的企业将获取更多的产业和政策利好。

由于我国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缺失,造成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所以更多机会将出现在一批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品牌企业身上,具体包括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与此同时,在应用示范上,包括一些工业领域以及救灾救援、医疗康复、助老助残等服务领域,开展细分行业推广应用的企业将获取更多机会,逐渐成长为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商及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另外,机器人与其他传统领域的跨界融合也是一个增长点,不少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以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康力优蓝CEO刘雪楠认为“2015年是服务机器人元年”,“2016年是服务机器人产业化的起跑年”,而2017年会是产业化加速度的一年。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硬件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服务机器人需求不断上升。并且,服务机器人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起步阶段,并无全球性的领军企业,国内国外在同一起跑线,对于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找准痛点、取得先机很重要。

但2017年来临之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另一面是,目前中国涉及机器人的制造企业超过八百多家,超过两百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组装和代加工,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本土机器人企业制造高端产品能力较弱,六轴以上的机器人外资品牌占有率高达85%,70%的机器人配套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所以在2017年,重复建设、无核心技术的项目仍然会持续存在。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曾在2015年提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3个大的潜在风险,一是技术空心化;二是应用低端化;三是市场边缘化。

国内在追赶国外的路上,遭遇国外企业的重重隐形设卡,国内企业以“婴儿之躯”对抗国外“成年之躯”,承受压力非常大,包括技术研发投入以及产品迭代,还有产品商业化投产等各个方面,所以不少国内企业常常有无奈和迷茫,看似前景巨大的机器人产业,却是一些没有技术、没有资本以及没有创业恒心的创业者的陷阱。

另外,由于机器人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各地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入招商引资的大军,国家会有相关政策规范这种行为,但以产业园及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驻的热情,这一现象2017年虽然会有所淡化,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仍然是热情有余,如果企业没有想好自身战略与到当地设厂之间的关系,便因当地的优惠政策而前往设厂,往往会造成“摊大饼”的状态,最终影响自身核心价值积聚,影响自身长远发展。
 


看点2 机器人入侵鞋服制造

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这听起来仿佛是个很有历史感的话题。也许很多人都会认同这一时代终将到来,但也应该不会意识到原来它已经距离我们如此之近。去年二月份,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曾发布一篇报告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25大出口国工业机器人投资的年增长率将从2%-3%加速至10%,工厂的劳动力开销将降低16%。

该公司高级合伙人哈罗德·瑟金(Harold L.Sirkin)就表示,随着全球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商们为保持竞争力迅速采取措施提高人均产量就变得愈发关键。报告还指出,2014年工业机器人的全球销量增长了23%,而到2018年的时候还将翻一番,这会给制造业领域带来巨变。

另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未来十年中,随着机器人造价越发便宜,不仅能胜任更多种类的工作,还能有效控制工人工资上涨,美国制造厂商势必会机器人的使用比率。而且,从宏观上来看,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减少国际大品牌的全球工厂未获得廉价劳动力而不断迁移的做法。英国《金融时报》也做过类似的报道,特别是在东亚和东南亚这些大型劳动输出市场,包括自动化和电子产品在内的诸多行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由机器人代替。当然,服装制造业也是其中的典型行业。

近日就有消息称,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已经在中国各大生产基地安装了4万台机器人,这也被看作是该企业大力推行机器人生产的信号。中国的大部分制造业还处在劳动密集型阶段,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其中以电子产品和鞋服行业最为突出。当今的市场环境处在高速变化中,很多商品的的迭代周期缩短,而且同品类的竞争对手众多,企业不得不在渠道销售、品牌推广甚至仓储运输等方面付出更多成本,因此,减少生产阶段的资金投入就成为很自然的做法。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一方面可以减少劳动力支出,更重要的是能够解约生产运营成本。以富士康为例,机器人生产线的推广使得人工的需求量降低,仅在昆山的工厂,该企业就计划裁掉6万员工。机器人“上岗”竟已悄然走到我们眼前。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同样是世界鞋服生产的中心,以前中国是主力军,现在则更多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不过该领域也正在遭受“机器人入侵”,尽管只是释放了一部分信号。

去年,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开始推出一项Speedfactory计划,也就是未来在德国、美国乃至更多地区建立机器人制鞋工厂。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阿迪达斯工作执行得雷厉风行。去年12月,位于德国安斯巴格的阿迪达斯机器人工厂开始试运营;到了今年五月份,该工厂正式启动,进入生产节奏。按照当时的计划表,首批由Speedfactory生产的成品鞋会在下半年问世。果然,就在九月底,阿迪达斯就对外展示了该工厂的第一批成品,命名为Futurecraft M.F.G.,这是一款时尚跑步鞋。

阿迪达斯官方视频中并没有透露太多鞋子的制作过程,不过我们也能发现,整个制作过程基本以机器人做工为主,但依然少不了人工辅助。虽然是机器人生产,但是新鞋的科技元素并不少。阿迪达斯设计副总裁本·希斯(BenHeath)表示,Futurecraft M.F.G.是利用机器人为运动员设计更合脚鞋子的典范。“在Speedyfactory工厂,我们能够使用数据和分析来塑造高性能产品的未来,我们利用对现实生活的洞察来创造鞋子,这将为运动员们提供更有益的产品。”

所以,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对于阿迪达斯这样的品牌而言挑战是巨大的,而且整个技术更迭一定是要经历漫长的时期,在节约人工成本的同时,对于技术的要求不能降低,反而还需要更多配合机器人工作的新技术。
 


阿迪达斯方面还表示,Futurecraft M.F.G.项目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还将有更多的产品出现。该公司还将扩大Futurecraft生产线的生产范围,包括利用3D打印材料制作运动鞋。

当然,迈出这一步也需要市场的检验,阿迪达斯力求谨小慎微。今年,阿迪达斯计划通过机器人工厂生产制造500双成品。一方面,毕竟这是一项庞大的技术生产线改革,除了生产工艺上的不断摸索,还需要相关人才的递补跟进,这不是一项小工程。另外,有关综合成本的测算也许体系化跟进,如果只是天真地以为机器人生产一定能够降低成本就大错特错了。当然,无论如何,阿迪达斯还是在行业内做出了表率。虽然机器人工厂短时期内一定无法替代现有的生产模式,不过从整个时间表来看,未来几年,阿迪达斯机器人工厂的生产规模会高速发展。

阿迪达斯的第二座机器人制造厂计划于明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启动,届时阿迪达斯的机器人生产将迈进全新阶段。预计明年下半年,亚特兰大工厂的生产量可以达到5万双。如果进展顺利,未来几年,机器人工厂每年将有100万双的产出。不过即便如此,其所占比例也不过是阿迪达斯全供应链很少的一部分。要知道在亚洲的主要生产地,阿迪达斯每年能够生产约3亿双球鞋。

说到中国的鞋类制造,就不得不说裕元集团。裕元集团在制造业领域最主要的经营重点就是运动行业,不过在今年上半年也开始面临调整。截止到6月30日,裕元鞋类制造业务收入出现轻微下滑,不过运动鞋业务还是有所上涨。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裕元鞋类产量仅有22%来自中国,远落后于越南和印尼,去年同期的这一数字是25%。可见,中国的鞋服制造业已经在悄悄转型。至少从劳动力输出量来看,中国已经不再有优势。

裕元是全球主要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60多个运动品牌的代工厂,其母公司台湾宝成集团约占全球运动鞋生产市场20%的份额,年制造量超过3亿双。不过在今年上半年,裕元的直接劳工成本高达6亿美元,同比增长20%,在这种情况下,集团通过减少材料成本来控制整体支出,而整体的制造业务营收也出现了小幅度下滑。

由此可见,裕元在全行业调整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间歇性摇摆。中国的现状其实也给很多运动大牌警示,它们不能只把宝都压在主要劳动输出市场。劳动力成本增加,总量减少这是大趋势,扩大到其他行业,已经有很多知名企业开始实施制造地转移。

阿迪达斯只是做了一个行业示范,毕竟它要打开远离本部的亚洲和美洲市场,必须及早出发。耐克也计划在供应链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可能不会有阿迪达斯这般声势浩大,但也是顺应潮流之举。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机器人生产模式想要完全颠覆现有生产模式需要相当长时期的沉淀和市场验证。

看点3 希拉里团队推出聊天机器人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经常否认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据外媒报道,为提醒选民这位共和党曾发表的言论,日前希拉里竞选团队“希拉里为美国”(Hillary for America)推出了一款称为“TextTrump”的聊天机器人,能够向选民发送特朗普的一些语录。用户在完成注册并输入“经济”、“希拉里·克林顿”等关键词后,就能收到特朗普此前发表的相关言论信息。
 


此外,用户还可通过输入“Source(来源)”,来接收到相关视频和文字证据。希拉里竞选团队还建立了一个称为LiterallyTrump的网站,用来发布在电视辩论中特朗普就议题做出的一些“令人震惊”言论。

希拉里竞选团队此前还曾推出一款《精灵宝可梦Go》风格的游戏,试图影响一些“摇摆州”。此外,该团队还推出过“IWillVote”等聊天机器人,来帮助选民检查是否已经登记投票。

鞋服制造 聊天机器人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9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