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大的应用市场

时间:2022-08-24 来源:机器人在线 阅读:5346

  8月18日上午10时,北京大兴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一个1000平方米的舞台旁,站满了旁观者。

  舞台上,130只高约30厘米的四足机器狗,头上的虎头娃娃,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舞蹈。扭腰,转身,迈步,翻身……机器狗整齐划一,跳着有节奏的踢踏舞。这群机器狗曾在央视春晚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亮相,现在又来到了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他们一到,就开始跳舞。

  机器人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作为中国有规模、有规格、国际元素丰富的机器人盛会“共创共享,共商共赢”8月18日至21日至21日在京举行。

  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时着时间的流逝,我只关心你……”一走进世界机器人大会A厅序厅,与邓丽君本人相比,仿生人形机器人正在演唱代表作《我只关心你》,口型与歌词完美契合。

  旁边,一头白发“爱因斯坦”正在讲物理课;一个叫做“西尔”仿生机器人不仅与设计它的工程师完全相同,而且与真人互动;更让观众感兴趣的是一个半身机器人,它可以模拟观众的面部表情,许多人对与它互动感兴趣……

  这些都是大连蒂艾斯机器人公司的模拟人形机器人。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李博阳介绍,“邓丽君”机器人有140多个自由度,可以表现出新鲜的姿势和表情。他说,未来将继续探索人形机器人在老年人护理、企业前台、政府服务、教育和科普领域的应用。

  人形机器人不仅看起来像人,而且在动作设计上也越来越接近人类。在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先进创新中心的展台上,展示了跑步的双脚机器人和跳跃的四脚机器人,由团队开发。

  据团队成员、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董晨成介绍,其中包括“汇童”第七代机器人高动态运动版双脚机器人,在实验室状态下最高跑速可达7公里/小时。“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快速跑步,配备了我们自主研发的高动态爆发关节、减速器等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

  吸引人们注意的四足机器狗来自于树科技。据公司相关人员介绍,于树群控机器狗主要通过类似的广播方式实现动作效果,即让多只机器狗同时接受遥控器的广播信号指令,分析后立即做出相应的动作。据悉,除了舞台表演,四足机器人未来的价格有望降到1000元,进入更多人的家庭生活。

  “共有500多款先进技术机器人产品出现在今年的展会上,展会上有36款首发产品,创历年大会多。”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副总裁、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亮表示,从工业层面看,除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外,今年推出的机器人应用还包括农业、矿山、医疗、建筑等新产品。

  在热闹的世界机器人大会背后,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各行各业的努力,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8月19日,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时指出,“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创新发展、升级的重要机遇期。”

  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1年)》,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839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5.7亿元,占比53.1%;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93.3亿元,占46.9%。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工业和信息化部设备工业第一司副司长王宏表示,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国民经济52个行业和143个行业,不仅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而且全面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优质发展。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服务机器人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多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鼓励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场景、优化市场环境等措施,促进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辛国斌表示,在市场需求、技术突破和政策指导支持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机器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会上,“机器人+”该概念备受关注,在农业、制造业、物流、医疗、金融、家居等行业形成了各种应用场景。取代机械可重复的繁重人力劳动正成为整个机器人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梁亮介绍,大会从应用需求端出发,推出“机器人+应用场景”新模式,设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矿山”等专区汇聚各种场景下的尖端机器人产品,展示机器人在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

  “机器人+医疗”这次会议很受欢迎,展区也展示了医疗机器人的最新发展。

  在医疗康复领域,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作为热门产品之一,帮助两名奥运火炬手在北京冬奥会上完成了火炬的传递和收集。这一次,机器人也出现在展览中,其技术团队——北京大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最新的技术和应用出现。

  据团队相关人员介绍,利用最新技术,机器人可以实时判断用户的运动意图,准确识别用户腰部、腿部等部位的细节变化,并行步态反应,帮助用户“随心而动”。同时,根据地面特点和周围地形环境的变化,提供匹配自身能力的运动动力,实现上下楼梯、上下坡等复杂动作。

  公司董事长帅梅表示,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不仅可以帮助下肢行动困难的人锻炼行走肌肉和神经,还可以帮助他们恢复独立行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特定群体缩短康复时间,从而减轻国家医疗保险对相关群体的压力。

  机器人正在进入手术室,与医生一起完成手术。

  在展厅里,一个名字叫“睿米RM-50”神经外科机器人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NMPA批准上市。其R&D单位北京百汇维康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主任周晓明表示,根据机器人上的光学跟踪定位仪,医生可以看到更大的手术区域,而灵活的机械臂可以触及传统手术方法难以触及的角度,手术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米级。据悉,这款机器人的出现将有助于医疗资源的下沉,预计未来脑出血急症患者将在基层医院得到及时治疗。

  一些最新的医疗机器人也出现在舞台上。直观复兴、元化智能、天智航、苏州微创流行等品牌的医疗机器人向观众展示了机械臂完成手术的过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是基于CT信息生成3D模型,医生在3D在模型上规划假体的位置和姿势,机械臂在手术过程中自动定位手术区域,引导医生完成手术;只要在病人的皮肤上打开一个小切口,医生就可以通过3D电子内窥镜和两个机械臂进行微创手术;它还可以代替医生完成血管介入,使医生远离射线的威胁。

  在“机器人+农业”在专区,多家科技公司带来了赋能农业的新产品,包括田间作业、林果采摘、畜禽养殖、设施农业作业等机器人。

  配备智能插秧机的智能插秧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农民只需提前设置苗田的起点和转弯点,插秧机就可以自动规划插秧路径、转弯、转弯等,操作省心安全。设计团队博创联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海淀京西稻无人农场,将实现京西稻种植从传统人工控制到远程数字化、智能化控制,为农业生产创造新场景。

  北京思灵带来了养猪机器人。公司人员表示,养殖过程复杂,从母猪发情、受精、怀孕、猪出生、育肥,需要防止猪生病,接种疫苗,但养猪机器人基本可以实现


机器人 制造业 工业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2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