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拟投百亿发力AI机器人产业,粤港澳大湾区发布首份人工智能蓝皮书

时间:2018-12-14 阅读:7356

近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共同主办的2018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在深圳宝安区召开。会议主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11市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并发布了该地区首份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主题的专题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



“从区域看,长三角地区目前依然是国内制造业基础最好、产业链条最完整和机器人产业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但珠三角地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很有区域特色,能形成后发优势。”中国最大机器人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4.SZ,下称新松)创始人兼总裁曲道奎讲到。曲道奎认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企业数量繁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更具备发展的活力,且由于该地劳动力最为密集,为“机器换人”提供了充足的市场。

《蓝皮书》内容显示,在粤港澳大湾区覆盖的11座城市中,香港正成为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力最明显的地区。


在2018-2019年度预算中,香港共留出600亿港元(折合528.6亿元人民币)投入到创新和科技发展之中,其中1/6将用于成立两个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小组。


《蓝皮书》显示,2017年,在粤港澳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九座城市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260亿元,约占全国的1/3,带动机器人及智能相关设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

从机器人产业看,2017年,该区域拥有机器人制造重点企业156家,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7万台,同比增长50.2%,占全国产量的16%。


《蓝皮书》显示,以广东省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十分紧缺,供不应求。人工智能也给中小型工业制造企业带来了经济成本问题。由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型制造企业数量众多,需要升级的需求较为碎片化,且每一个工厂的环境、生产过程不尽相同,人工智能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环境“量身打造”,所以耗费经济成本比较高,中小型制造企业难以负担。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当下存在的问题,《蓝皮书》认为,要加快智能机器人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包括重点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比如,推动智能服务机器人在金融、通信、医疗等重点行业快速落地。


对于该地区增长速度最快的工业机器人,《蓝皮书》认为,要重点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移动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双臂机器人等标志性工业机器人产品,聚焦东莞、佛山等地的机器换人、智能仓储物流、高端智能制造和智慧交通等市场需求。


《蓝皮书》还建议,要加快攻克涉及工业机器人模块化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模块化层次化的控制器软件系统、机器人的故障诊断与安全会晤、网络化机器人控制器等关键核心技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早由十九大报告提出,表示要支持香港和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产业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6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