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火星,展示了我国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
火星我们来了!
天问1号带着祝融号,在昨天终于登上了火星。这是中国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是值得骄傲和自信的。这一次火星的探索,创下了许多的记录,是人类第1次实现了一次性的三部曲,绕、落、巡。
在星辰大海,人类比一粒沙尘还要渺小;而我们的目标,却又是星辰大海。这就是人类伟大的地方,不断地自我挑战,超越自我。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着星际恶劣的环境,路途遥远,火星稀薄的大气,崎岖和未知的火星地貌充满挑战;因为路途遥远,信号的延迟,繁杂太空的干扰,使得着陆的过程不可控,变得越来越复杂,风险就越来越高。
在着陆的过程中,有9分钟非常重要,在这9分钟里,天问1号要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这是大家俗称的黑色9分钟。在这9分钟里面,所有的一切都依靠天问1号自己来完成。当成功着陆,两器分离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在这几十分钟里,在距离地球3.2亿公里的航天中心,大家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在默默地祈祷。在此时此刻,正是考验我国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时候,这一切都交给了天问一号自己来干。
要自己撤离火星的距离,要自己打开降落伞,要自己发动反推发动机进行减速;当距离火星表面100米的时候,天问一号要调节自己的动力,让自己进入一个悬停的状态;然后观察地面的环境,避开障碍,缓慢地着陆。
以上的一系列动作,对于人来讲都需要经过多次的训练,才能娴熟地掌握。天问1号,要在9分钟内速度为2万公里每小时降速到0的状态下完成的。怎么理解呢?也就是9分钟之内跑完3000公里,保证你到终点的时候,脚只能站在终点线上,再往前半步,就是万丈的悬崖,会摔得粉身碎骨。
大家别以为天问1号只是上去溜达一圈,拍几张视频,就像网红打卡一样。天问1号整体上携带了13种科学载荷,分别是高分辨率照相机,中分辨率照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磁强计,火星矿物光谱探测仪,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这7项是安装在天问1号环绕器上的。另外6项,安装在祝融号火星车上的,分别是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地形相机。
配备这么多功能,都是为了火星探测器自己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相关的数据传回地球,涉及到了非常多的自动化,还有大量的AI计算。
中国航天技术能有这样的成果,真的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中国到底有什么魔力?
中国对太空探索起步比较晚,2003年中国才正式进入太空探索领域,中国仅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就爬上了第一梯队。这个过程是被别人重重的封锁下完成的,完全是靠自己摸的。到了登陆月球,中国太空探索的速度明显加快。我相信很多人和我都有同样的错觉,我们在太空探索好像没有碰到问题一样,要什么时候上去就什么时候上去,要什么时候完成任务就什么时候完成任务,就是按照预定的日期来执行的。
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太牛B了,既年轻能力又强,他们的智慧和动力源于哪里?
从航天器的命名上,我们好像看到了中国古老智慧的力量。载人飞船叫神舟,探月工程就成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太空站叫天宫,中继通信卫星叫鹊桥,火星探测卫星叫萤火,量子实验卫星叫墨子,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北斗,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太阳监测卫星叫夸父计划,暗物质探测器叫悟空,火星探测器叫问天,火星车叫祝融。
这些名字是不是很浪漫?这些命名都源于中华文化;这样的命名规则,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自信,也从中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像他们拥有这样技术的人,在国外随便都有不错的回报,但他们仍然选择在自己的国家,为国家效劳,他们对国家的认可,也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可。
刚才我们有提到,中国自从在登陆月球后,太空探索的速度明显加快。一方面是国家的财力,另一方面是,科技进入了自动化和AI时代。当进入了这个时代,就是中国人的时代,中国人的思维是三维的,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汉字、中医,我们生活中的种种表现都是如此,充满了模糊性,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特定身份,特定的语气,才会有特定的结果,这与AI和自动化所需要的模糊模型是非常相似的。这里我就不想讲太多了,在去年我有写过一篇文章《“不惜一切代价”,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击败中国,美国人看到什么》中明确的讲述了我的观点,截取了一部分,给大家看看。
正因为我们有这些模糊性,使得我们在自动化和AI方面所建立的模型,更加全面,包含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所需要的实验一定会比国外的要少,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向也一定比国外的要多,为我们预备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可能犯错误的机率就会更少。所以在很多方面,只要咱们去做了,咱们的成功率都会比别人高,需要的时间也会更短。
中华文化不但让我们延续了5000年,也是保证咱们面对未来一切的挑战,是时候好好去挖掘我们中华智慧的时候了。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9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
极致清晰!海康机器人发布2.45亿像素XoFLink光口相机
关键字: 海康机器人 2024-12-05 -
MiR 发布 MC600 移动协作机器人, 以高负载精密协作技术重塑工业生产模式
关键字: 名傲移动机器人 2024-12-03 -
“机器人关节”被TA硬控了
关键字: 美的工业 rv减速机 2024-10-16 -
新品解读 | 行业颠覆性JAKA MAX系列,首发负载40kg
关键字: 节卡 协作机器人 新品 2024-10-11 -
兼顾极小码与大景深,超耐用手持读码器IDH9000全新上市
关键字: 海康 读码器 新品 2024-09-19
-
激光焊接机器人的特点有哪些?
标签: 激光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提问:小T 2025-04-15 11:02:00 -
工业机器人码垛原理是什么?
标签: 码垛机器人,工业机器人 提问:晓明 2025-03-24 12:00:00 -
什么是自动焊接和半自动焊接?
标签: 焊接,焊接机器人 提问:小君 2025-03-18 09:00:00 -
发那科机器人的信号种类?
标签: 发那科机器人,IO信号 提问:小马 2025-03-10 15:00:00 -
弧焊机器人有什么性能标准和要求?
标签: 弧焊机器人 提问:小常 2025-03-05 15:00:00
- 2016-12-08 07:39:11
- 2015-03-27 08:00:00
- 2016-03-09 08:00:00
- 2015-09-01 08:00:00
- 2023-03-06 16:00:33
- 2019-03-12 10:04:58
- 2023-01-16 20:46:23
- 2024-02-01 10:05:01
- 2023-05-31 15:03:04
- 2023-05-17 13:03:00
- 2023-05-04 18:04:38
- 2023-04-13 20:23:03
- 2024-12-05
- 2024-12-03
- 2024-10-16
- 2024-10-11
- 2024-09-19
- 2024-09-13
- 2024-09-12
- 2024-09-05
- 2024-09-05
-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