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光伏应用 | 看3D视觉如何搞定无序/有序抓取

时间:2024-06-20 来源: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阅读:3364

随着光伏行业自动化生产与海外设备需求剧增,行业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当前,光伏组件生产中的接线盒安装与铝边框上料仍依赖人工,生产效率及稳定性、可靠性提升难度较大。

由此海康机器人推出了3D视觉引导光伏接线盒上下料、光伏板封边型材抓取两大方案,轻松搞定无序/有序抓取,助力光伏组件环节自动化与智能化。

 

3D视觉引导光伏接线盒上下料

光伏接线盒是光伏发电系统中起连接和保护的必要组件,其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中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相连接,是电流传导的桥梁。

 

Q:种类繁多,来料无序

光伏接线盒上料属于整个组件生产的后端工序,由于种类繁多、来料无序、表面材质黑色吸光,传统只能通过人工上料安装或者“人工理料+机构辅助的方式进行上料装配,人工依赖性强,上下料效率有限。

A:3D视觉无序抓取方案

海康机器人使用激光振镜立体相机对料框进行定位,实现动态障碍物识别,结合实例分割+3D点云匹配准确定位接线盒,配合工件与抓取点选解排序算法,实现最优抓取策略,引导机器人从料框中抓取散乱堆叠的光伏接线盒。

安装方式

Eye-to-hand

(固定式安装)

架设高度

相机架设于料框正上方,相机镜头位置与料筐上

平面距离1200mm

覆盖视野

在该拍摄距离下,相机可覆盖最大视野约 520*580mm(L*W)

成像效果

方案优势

激光振镜立体相机,可获取高质量、完整的光伏接线盒、线束、扎带的点云

超级AI模型,可适配市面上主流的接线盒类型,如O型、X型、U型等

支持主流机器人品牌一键手眼标定,支持适配工件免抓取点注册

抓取效率高,视觉系统处理节拍≤3s/pcs

抓取成功率高,≥99%

应用案例

 

3D视觉引导光伏板封边型材抓取

太阳能光伏板是太阳能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储存起来。由于单体太阳能板不能直接作为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电池串、并联起来,并严密封装成组件。

 

Q:型材正反面放置异常

传统生产使用“人工+弹夹”的方式进行铝边框型材上料,工作强度大,易出现型材正反面放置错误等异常情况,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A:3D视觉有序抓取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海康机器人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1:中部抓取

如客户提供型材长度方向的坐标信息,可选择使用激光振镜立体相机拍摄型材中间部位,RP处理后输出一组型材抓取点引导机械臂进行抓取。

安装方式

Eye-in-hand 

(臂载式安装)

架设高度

相机拍照点可覆盖型材正中间,净距离大于400mm

实施条件

提供型材长度方向的坐标信息

视觉策略

使用相机拍摄型材中部,RP输出一组型材抓取点引导机械臂进行抓取

 

抓取示意

成像效果

方案2:两端抓取

如客户不提供信息,若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使用一台激光振镜立体相机分别在型材两端拍照;若应用在桁架系统上,可以使用两台激光振镜立体相机,分别在型材的两端进行拍摄。拍摄取图后在算法内部进行点云融合定位,完成多根型材排列融合输出一组型材的抓取点。

安装方式

Eye-in-hand 

(臂载式安装)

架设高度

相机拍照点可覆盖型材边缘,净距离大于400mm

实施条件

未提供型材长度方向的坐标信息

视觉策略

相机在型材两端拍照,算法内部点云融合定位,多根型材排列融合输出一组抓取点

 

抓取示意

成像效果

 

方案优势

采用激光振镜立体相机,亚毫米级精度

支持根据型材料框规则程度,给出最优型材抓取策略

支持型材正反识别,支持非满托型材拆垛

支持隔离纸定位去除

抓取效率高,视觉系统处理节拍≤2.5s/pcs

应用案例

海康机器人Hikrobot

海康机器人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聚焦于工业物联网、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用户提供服务,以创新技术持续推动智能化,引领智能制造进程。


海康机器人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0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