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全球机器人行业一周新闻盘点:首台智能管理机器人专盯不文明游园、机器人拟募资18亿新建半导体设备及系统项目

时间:2020-08-25 来源:机器人在线 阅读:8193

一周精选

首台智能管理机器人专盯不文明游园

今后,如果有游客在北京植物园里吸烟,很可能会被一台“智能管理机器人”逮个正着。这台机器人不仅能语音提醒,还能抓拍取证,作为管理部门排查和处罚的依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植物园获悉,全国首台“不文明游园行为管理机器人”将于本周末上岗,将在园区主要游览路线主路、湖区周边、高大乔木园区周边巡逻,辅助公园管理人员监督吸烟等不文明游园行为。


产业布局

新松打造工业机器人全国总部

8月17日9点半,在滨海新区保税区西六道旁,几台大型设备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施工正酣。这是刚刚启动建设的新松机器人智慧产业园项目所在地。“新松机器人智慧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由两个生产车间和一栋综合研发楼组成,用于开展工业机器人研发、创新、中试、生产制造及机器人集成应用,一期项目将于明年5月建成。”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市场总监吕忠伟告诉记者。


产业动态

工业机器人:

优艾智合战略携手达闼科技 实现移动机器人领域合作共赢

8月19日,优艾智合与达闼科技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移动机器人技术合作,开展完善平台生态、赋能场景应用和硬件定制开发三大方面合作,并共同推进“5G工业机器人计划”。优艾智合CEO张朝辉,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光华出席签约仪式。


优必选科技携手天奇股份 以AI技术赋能智慧仓储及物流

优必选科技近日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奇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智慧仓储、商业物流及工业协作机器人等领域构建深度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了更好的深耕工业物流等行业场景,优必选科技还计划与天奇股份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进行工业及服务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提供智慧工业及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相关业务。


海康机器人发布三款全新叉取式机器人

海康机器人近日发布了三款叉取式机器人,包括首发亮相的单工位货箱到人(CTU)机器人F0-50SC、升级之作全向叉取式机器人F1-1000U以及窄巷道堆垛叉取式机器人F4-1000C。F1-1000U是基于上一代全向叉取式机器人的高效升级之作。新一代车型F1-1000U支持600KG-1000KG的载荷能力;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最大提升高度可达2m以上,让高位货架的自动存取装卸更自由,进一步提高存储密度和仓库的垂直空间利用率。


艾利特”推出CS系列协作机器人

艾利特机器人公司近期将推出CS系列协作机器人,想要对标UR的e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在基础架构、编程方式、安全规定、核心算法等方面进行软硬件性能的提升,增强其协作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易操作性、开放性。


服务机器人:

智能服务员厨师增多 韩国快步迈入“机器人时代”

外媒称,在韩国,用智能机器人充当餐厅服务员和厨师的现象逐渐增多。此前,餐厅为削减人员费用和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开始引入机器人。在发生新冠疫情后,机器人被认为有助于防控疫情而进一步受到好评。首尔市内的Merry Go Kitchen餐厅,顾客在座位上用智能手机点餐后,机器人会把餐食送到餐桌。与朋友一道就餐的洪先生非常满意地说:“不用担心被传染,很放心。也不必顾忌旁边有服务员,可以很轻松地聊天。”


中国产“机器人护士”在西班牙医院上岗

据西班牙FM96.7广播电台17日报道,近日一款中国产的机器人护士进入西班牙多家医院,包揽了许多工作,不仅有助于降低真人护士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也减轻了护士的体能消耗。这款由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护士上岗后获得诸多好评。机器人分简易型和豪华型,简易型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给病人送药、送餐,豪华型的工作内容更为复杂,如给病房消毒,用摄像头观察患者状况和医生沟通等。简易型价格为1.3万欧元,豪华型价格约为4万欧元。


海洋馆中的“机器豚”,每只2600万美元

一家新西兰公司Edge Innovation真的做出了机器海豚,而且很可能会进入中国的海洋馆。他们还希望未来三年内能够售出150个海豚机器人。它的外观和身材都是按照青春期时的海豚1:1制作的,就连触感也和真正的海豚别无二致,并且可以在水中畅游。这款海豚机器人重达595磅,约等于270千克,比成年海豚还要重一些,电池续航时间约为10小时,能在咸水环境中生存约10年。


特种机器人:

大兴机场添“神器” 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测试

为保障机场安全运行、提高日常工作运行效率,日前,大兴机场数据中心(ITC)进行了智能机器人机房巡检作业的测试。这款以白色长方体为主体,形似“哨塔”的智能机房巡检机器人可谓“神通广大”。它可以通过自身携带的各类传感器获取巡检对象的状态信息以及环境信息,并能检测出工作人员不易发现的线路发热、机器异响等故障。同时,它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也就是机头配备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扫描,以便于实时清点机房设备。


能做“B超”能自救,国内首个沉井作业智能搅吸机器人开工

8月19日上午,在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墩施工现场,一台外形貌似微型“坦克”的智能履带式绞吸机器人,被吊装着慢慢进入主塔墩沉井内下水。智能履带式绞吸机器人设计方介绍,他们自主研发的这款目前国内首个大型沉井水下取土的机器人,可以在水下行走,并能通过智能感应系统给沉井下沉的河床区域做“B超”,探明工作环境,将施工效率提升4-6倍,同时助力安全施工、减少人力。


大界机器人举办2020产品发布会,界定未来建筑

2020年8月15日,中国智能建造新势力--大界机器人,在上海嘉定智能工厂举办了「界定未来建筑--2020大界机器人产品发布会」。大界机器人创始合伙人兼CEO孟浩发布企业白皮书,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核心及战略规划。公司对整个建筑行业实现智能制造的畅想,都基于自创立之日就开始研发的智能建筑机器人软件系统--ROBIM。


其它:

垂直应用仍然是机器人行业的主流

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峰会近日闭幕,在 “机器人前沿”专场上,大道智创联合创始人龙建睿发表了题为《机器人导航技术的通用平台和垂直场景》的演讲。演讲主要围绕移动服务机器人导航技术展开,他表示,垂直应用仍然是机器人行业(尤其是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主流和驱动力;机器人产业的链条会变得更长,具有更多的环节,每个环节本身内部可能出现比较多的通用性;环境改造对机器人会更友好,场景改造会借助新基建和智慧城市的努力而使服务机器人的市场更加繁荣;机器人的应用运营也会越来越重要。


为AWS RoboMaker设计的工具WorldForge,用于快速扩展机器人仿真模拟

创建用于测试和培训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仿真的过程可能既昂贵又耗时。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Inc.)近日宣布推出AWS RoboMaker WorldForge,该产品旨在自动创建用于机器人仿真的随机3D虚拟环境。AWS说,虚拟世界允许机器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质量保证(QA)工程师测试机器人,而无需投资硬件或基础架构管理。扩展此类模拟可以加快强化学习的速度并简化合成数据的生成,但是它需要专业技能。


技术前沿

科学家开发新型机器人电池:容量是锂电池72倍

据外媒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生物形态电池”,可以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将能量储存在全身的脂肪中。该想法是通过模仿生物的能量分布,从而大大提高机器人的电池容量。事实证明,这种新型电池的功率将远远超过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十分廉价并且比目前使用的锂电池更加环保。如果电池损坏,凝胶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也不会着火。此外,它不仅能够提供电量,而且还能模仿人体脂肪组织的多功能性,用来保护机器人内部。锌电池的不利之处在于仅可以维持约100次循环充电,而锂电池的则高达500次甚至更多。


哈工程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青年教师邢向磊作为第一作者在人工智能学术期刊《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形变生成网络:无监督解离表观与几何”(“Deformable Generator Networks: Unsupervised Disentanglement of Appearance and Geometry”)。该研究初步解决了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领域中“表观与几何信息的无监督提取和分离”的基本科学问题。


瑞典大学研究人员在3D打印机基础上研制出4D打印微米级软机器人

据外媒报道,瑞典林雪平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基于挤压的3D打印机开发了一套用于微机器人的微执行器。据说该致动器包含一种电活性聚合物,该聚合物在打印后在存在电荷的情况下会改变形状,从而赋予其4D功能,在软机器人中,这相当于肌肉收缩。虽然4D打印的软机器人通常仅限于厘米或毫米级,但如今技术研究人员将其驱动机制缩小到微米范围,厚度约为20微米。他们声称自己的定制机器具有多功能性和可扩展性,并希望借助以前看不见的复杂微型机器人来“扩大软机器人的范围”。


为宠物主人设计的机器人Pumpkii可远程互动

研究人员最新研发出一款家用机器人名为Pumpkii,这款机器人是为了宠物主人而服务的。它拥有多种功能,比如逗宠物开心、帮助主人跟宠物进行远距离互动等等。这个机器人最独特的特点之一就是一个带有铲子的伸缩臂,用来清理动物的排泄物。而内置在Pumpkii上的摄像头本质上是一个普通的IP家庭安全摄像头。另外,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安装一些东西,比如逗猫棒、用来扔零食的食物盒或者机械手臂。用户可以通过配套的移动来访问并控制机器人。


协助病人日常生活,这款在轮椅上安装的机器人手臂大有作为

近日,英特尔和埃森哲表示将共同支持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的一个项目,结合埃森哲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英特尔的神经拟态技术以及Applied Brain Research(ABR)公司的算法,该项目由以色列开放大学神经-生物拟态工程实验室牵头并与阿林医院协作完成,将开发一款安装在轮椅上的机器人手臂,协助有脊柱损伤的病人完成日常活动。该设备将在以色列青少年康复中心阿林医院——进行针对儿科病人的临床评估和测试。


机器人变色龙舌头瞬间捕捉到附近的物体

韩国首尔国立科技大学的研究员受变色龙启发,设计了一种新装置,可以迅速弹出的机械舌,以抢夺附近的物品,“带有这种机械手的四旋翼机将能够抓取远处的目标,而不是盘旋和拾取。”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变色龙舌头的快速抓取性能整合到了便携式的外形中,总尺寸为12 x 8.5 x 8.5厘米,重量不到120克,它能够在600毫秒内从80 厘米远处快速抓取30克重的东西。


新AI模型可以让机器人边说话边配合标志性手势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希望虚拟助手和机器人在和人交流时,能像人一样配合一些自然手势。他们将这种可以自动适配交流内容、产生自然手势的模型叫做Mix-StAGE。目前论文发表在预印本平台arXiv,并计划于于2020年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ECCV)上发表。


公司财报

猎豹移动发布2020年Q2财报:总收入3.94亿元 AI机器人部署超万台

猎豹移动发布2020年Q2财报。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总收入为3.94亿元,超过上季度指引。本季度,Non-GAAP归属猎豹移动股东净利润为2.44亿元。AI业务方面,受疫情影响To B机器人销售,本季度实现收入1945万元。通过Q2的坚定部署,本季度在全国32座城市、887家商场,完成部署超7000台网红营销机器人豹大屏,构建了机器人互动营销网络“AiM目标营销”体系。


投融资

机器人拟募资18亿新建半导体设备及系统项目

作为第一家国产机器人实现出口的企业,机器人(300024.SZ)一直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上承担着引领国产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创新的角色。8月19日,机器人公布拟募资18.03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半导体领域半导体设备及自动化项目,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真空机械手的供应商,去年机器人真空机械手已批量应用于北方华创、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等企业和机构,有望在国内全面推广。


机器人公司HachiBot完成千万美金Pre-A轮融资

原去哪儿CEO谌振宇创立的机器人公司HachiBot已完成千万美金的Pre-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梅花创投跟投,其中沈向洋(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和雷鸣(百度七剑客,酷我创始人)作为投资人和顾问。公司的愿景是“让每个家庭都有机器人”,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第一款情感陪伴类智能四足机器人。


加速拓展细分应用领域 珞石机器人获襄禾资本1亿元C1轮融资

8月19日,轻型机器人领军企业珞石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元C1轮融资,由著名风险投资基金襄禾资本投资。此前,珞石机器人已获得多家知名机构的青睐,其中包括梅花创投、德联资本、清控银杏、顺为资本、金沙江联合资本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技术研发,促进新一代智能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系列产品开发,推进其在医疗、服务、柔性生产等场景的落地,加速推进珞石成为全球轻型机器人的市场领导者。


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再获亿元B+轮融资

普渡科技,一家专注于室内配送移动机器人的企业,在8月19日宣布完成了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美团、长盈鑫投资、启创资本、程铂瀚基金等老股东悉数跟投。 这是短短两个月之内普渡的第二轮融资,今年7月普渡刚刚完成了由美团独家投资的过亿元B轮融资。普渡科技CEO张涛表示,此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餐饮机器人业务的市场扩张、其他场景和应用的机器人业务拓展。


大型仿生机器人供应商“Dogotix”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Dogotix”(多够机器人)宣布完成5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索道投资。Dogotix成立于2016年,主要进行大型仿生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推广,以及下一代产品的设计研发。


3D智能喷涂机器人公司“曲线智能”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3D智能喷涂机器人公司“曲线智能”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前海母基金、新松创投、雅瑞资本投资。曲线智能主营业务是针对家具、门窗、钣金、建材等中小型工件提供基于3D视觉的智能机器人喷涂解决方案。本轮融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


服务机器人移动平台“优地科技”获华住、首旅如家战略持股

服务机器人移动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优地科技”继今年6月完成亿元规模B+轮融资后,于近日获得华住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的战略持股。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主要从事推动低速无人驾驶技术在最后三公里室内末端配送领域的商用落地,也是业内最早实现无人驾驶设备量产商用的企业之一。


产业数据

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工业机器人占据最多市场份额

现阶段,受我国科技发展以及智能化相关产品普及程度极大提高的影响,机器人市场迎来发展小高峰。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2016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仅368.2亿元;随后2017年迅速增长至483.7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7%,接近40%。虽然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但仍维持在10%以上,共计实现销售额539亿元。预计2020年我国机器人市场有望突破700亿元。



我国机器人根据不同用途可大致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三类,其中工业机器人为当前我国普及度最高的机器人种类,占据最多市场份额。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从我国2019年机器人市场结构来看,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到66%;其次为服务机器人,占比25%;特种机器人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占比仅为9%,不足10%。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但扩张态势明显趋缓

作为我国三种不同类型机器人中占据最多市场份额的工业机器人,由于下游消费端行业众多,在我国产业全面智能化发展的当下,其市场需求亦不断扩张,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2019年估计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已突破400亿元,较2016年有较大涨幅。



但增速方面,现阶段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增速为5.9%,较2017年同比下降24.3个百分点,估计2019年延续2018年缓慢增长趋势。受此影响,工业机器人在全国机器人市场总规模中的占比也逐渐下滑,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在机器人市场总规模中占比超过70%,预计2020年将减少至62%左右。




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市场份额逐年递增

随着我国服务机器人下游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其市场规模扩张较为迅速。2016-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均维持在30%以上,即使在2018年后全国机器人市场发展增速减缓大环境下,服务机器人下游需求亦未出现较大波动。2019年估计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154亿元,较2016年大幅增长8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77%。



盘点 行业热点 市场研究 市场动态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8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