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激光3d相机原理?
提问:萝卜 | 时间:2022-10-11 09:05:05
标签:线激光3d相机,3d相机原理
回答者:智能小助手 | 时间:2022-10-12 14:39:40
在传统工业机器的视觉中,2D指X方向加Y方向,然后3D视觉自然增加了Z方向。目前我接触到的公司产品是3D激光轮廓仪,又称3D激光三角测距法采用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
1.3D相机工作原理
在传统的2D在视觉上,最基本的解决方案是相机、镜头和光源。根据客户的需求和现场生产环境,通过一些公式计算相机和镜头,最后根据客户的成本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相机和镜头。最终的光源是整个解决方案中更困难的一点。根据客户测量的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光源,以确保清晰的成像。你可以看到,2D对工程师的视觉要求较高,要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有一定的光学和软件知识,而3D相机比较简单。
一般3D相机将集成在一个框架中,不像2D像这样区分视觉系统。这里我放一张基恩士最新的3D给大家看激光轮廓仪:
基本上目前市场上的3D激光相机是这样的,集成了激光发射器、镜头和感光芯片。让我们谈谈3D相机工作原理。
在3D在相机中,激光发射器取代了光源。通过复杂的光学系统设计,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会形成一条直线,激光投射到物体表面会形成反射。在光学系统的设计下,反射光会被镜头捕获,最后通过镜头反射到感光芯片上。因此,3D激光发射器、镜头和感光芯片是相机内部最重要的三个部件,同时添加一些FPGA或者ARM用于图像处理,如图像算法和图像滤波器。一般来说,激光发射器需要优秀的光学工程师来设计。例如,不同镜头反射的激光也会有不同的效果;镜头基本上是我们看到的正常镜头。感光芯片通常选择高精度CMOS芯片。
一般来说,我们称激光方向为X方向,即激光线定义为X轴,高度为Z方向。通过静态照片,我们可以得到X和Z对于两个方向的数据,我们通常我们通常把运动方向记录为Y方向,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移动相机或移动物体,让相机持续拍照,形成连续的Y方向数据,最后组合在一起,我们需要3D数据了。
2.3D相机的测量原理
让我们来看看3。D激光相机测距原理,我公司采用激光三角测距法,由于激光三角测距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一般工业领域广泛采用。此外,还有许多测距方法,主要分为被动测量和主动测量两类。被动测量分为单视觉、双视觉和多视觉;主动测量分为结构光法,TOF激光三角测距法飞行时间法。TOF飞行时间法也是常见的3D光学测距法主要用于手机领域,如手机人脸识别,因为TOF飞行时间测量范围较大,可达20米至30米,更适合手机领域AR/VR交互。
我就不细说激光三角测距法了,因为网上信息太多了,百度可以直接搜索激光三角测距法的原理。
3.3D一些技术参数主要用于相机
在与客户的接触中,客户经常会咨询一些硬件参数。我在网上发现了3D视觉数据真的很少,所以整理得很好。
在2D在视觉上,会有很多专业术语,如视场、分辨率、重复精度等,3D视觉上也是如此。
在3D视觉上大致有以下术语:
●视野范围/视场(FOV)
指传感器激光线在一定工作距离下能扫到的最大宽度。D视觉上,视场一般有两个值,即X方向*Y方向,而3D视觉只有一个值。一般来说,激光线的长度是传感器最佳工作距离下的长度。注意工作距离下的长度。毕竟,激光发射形成光表面,理论上是无限长的。
此外,3D相机还分为近视场、中视场、远视场。
●测量范围
从近视场到远视场的距离传感器。这个概念有点像2D视觉景深,即Z轴可以清晰地成像范围。
●工作距离
传感器下表面与被测物体表面之间的距离。这里的传感器是指相机,每个相机的工作距离不同,一定要记住工作距离,否则选择相机发现客户现场安装高度不能满足相机的工作距离要求,所以你的早期准备工作都被浪费了。
●分辨率
最小尺寸的传感器可以识别。图像传感器通常是CMOS芯片的晶圆尺寸与感光元件有关。
●线性度
又称精度、直线度。一般指Z线性度,是偏差值(参考值与测量值的差值)与测量范围的比值。
●重复精度
又称重复性。是指重复扫描被测物体4100次后的最大偏差值。
●垂直分辨率
最小高度可以测量
●水平分辨率
最小宽度可以测量
●运动方向
运动方向上还有几个术语:
1.线间距:反映传感器接收到的触发信号间隔。该参数与编码器信号或外部信号频率有关。例如,如果1000个脉冲为10mm,则信号间隔为1微米。
2.扫描频率(HZ):传感器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3D轮廓线的数量反映了当前传感器配置下的处理极限。例如,2K也就是说,一秒钟最多可以跑2000条线。这个参数也是客户经常问的参数。一般扫描范围越大,曝光时间越长,扫描频率越低。该参数还分为全扫描频率和ROI扫描频率。
3.公式:最大扫描速度:=扫描频率*线间距。假设我这里有1000个相机扫描频率,线间距1um,那么一秒他最快只能扫1秒mm,若被测物体长1cm,然后我需要扫描至少10秒才能扫描物体的长度。一般来说,相机的最大扫描频率是固定的,因此只能改变线间距。线间距与编码器或外部信号有关。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加快扫描速度,你只能增加编码器的信号,即使物体或相机移动得更快。然而,过快的速度也可能导致缺乏数据细节,导致一些缺陷未被捕获。
3D在扫描玻璃等透明物体时,视觉效果往往很差,因为玻璃可以直接让激光透射,导致CMOS芯片难以成像,另一个问题是多重反射,也会导致成像错误。
此外,3D视觉也会遇到视觉阴影问题,即相机扫描角度的原因,会出现视觉盲区。
目前学术界的计算机视觉和3D视觉非常热衷,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出现,并开始弥补上述缺点。据我所知,这些问题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可行局方法,可以实现。以上是一般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