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未来世界由软件定义,工业机器人“变软”?

时间:2021-03-11 阅读:10778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已走完工业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无论是行业知识积累,还是技术研发,都遥遥领先于中国。在工业4.0大浪潮下,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等新技术频频出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工业软件是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发展的动力之源,可是中国工业软件发展之路较为坎坷,不乏有人说,中国工业软件还是“无人区”,阻碍了智能制造发展,工业机器人“变软”。

  在中国,工业门类最齐全,工业机器人可用场景非常广阔,这将大大促进了机器人制造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工业机器人朝着中高端领域发展。

  机器人专业化进入“软件决定”时代

  基于中国工业优势,工业机器人开始出现细分化,这就增强机器人的应用软件工艺性,产品结构呈细微差异化。硬件随其一起发展,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将推动生产智能化。就工业机器人而言,其整个产业链技术都需要软件、算法来支撑。那么工业机器人软件都有哪些?

  在线编程、离线编程

  这两种编程都属于机器人编程。前者存在过程繁琐、效率低,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而离线编程,当机器人在执行指令时,可以同步进行下一个任务编程,可远程编程,确保程序员安全,便于优化编程等。工业机器人应用于不同场景,如码垛、喷涂、焊接等,对机器人要求也更高。

  视觉与力控

  定位、识别,是把机器人和机器人视觉融合一起,是人工智能技术优先落地之一。能够快速、有效、低成本地生成数据,通过AI算法形成本地调研API、云端调研API、集成解决方案、系统化解决方案,最终输出服务,服务进一步在应用场景中得到不断验证和完善。

  机器人操作系统

  对于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行业制造商纷纷提出了各自理念,如智能操作系统、SROS系统等,其最终目的就是将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制造中得以广泛应用,为客户解决生产需求。

  软件即“利润”?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GDP中将有50%来自数字经济,中国会超过55%。到2030年,在数字化转型上,GDP的比重将超过77%。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帮助制造业提升8%-13%税前的利润。如此可观的利润是制造业企业望尘莫及的,因为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利润仅在10%左右。为了满足当下个性化、小批量、大规模生产需求,工业机器人为智能制造添砖加瓦。总之,未来机器人产品竞争主要体现在更低的产品价格、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这又取决于软件和算法,能否满足客户需求。

  软件真的能“定义世界”吗?

  数据显示,随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等技术推进,2018年,中国的工业软件市场达到1678.4亿元市场规模,比2017年增长16%,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超过15%,但整体来看仍属于低速增长。

  众所周知,数据、传输、计算是智能工厂三大核心要素,因此智能制造的三驾马车就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了使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提升,就需要大量引入专家系统、模糊系统、进化计算、群计算、机器学习等,同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也被广泛应用。另外,在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为机器人提供了新的思路。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未来的世界由软件定义,而数据定义未来。中国在工业软件人才匮乏严重,不得不从各方面加速培养人才队伍建设。

机器人 系统集成 工业机器人软件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5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