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广州海关牵手5G,带来效率飞升

时间:2020-12-21 来源:机器人在线 阅读:6192

广州海关通过搭建全国领先的“便捷通关立体监管系统” (简称“CAAS”),打造智慧海关,助力经贸往来。在5G查验辅助机器人的帮助下,现场关员实现一天12小时查验500个集装箱的工作量;通过自动识别和采集集装箱号信息,对碰货物提前申报、查验信息,无需查验的货物直接船边分流送至销售市场,实现“才下货轮便上货架” 的“无缝衔接”


智!远程“透视”货物通关数据作业信息


步入广州海关CAAS运行控制中心,一面长约20米、宽近4米,由300多块LED屏组成的CAAS智慧大屏24小时不间断地滚动呈现关区65个监管现场视频监控画面,主要监管场所画面还叠加着各种类型标签数据。透过屏幕,广州港南沙港区码头上正在装卸货物的国际航行船舶泊位电子标签、船舶航行轨迹、靠泊时间、码头作业状态一目了然……


广州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何敏慧介绍:“以往我们使用的视频监控只是‘视频画面’,实货流与信息流相对分离,没有办法及时对碰,无法通过视频监控全面掌握实货的具体情况和通关状态。”


为攻克这个问题,广州海关探索构建全方位立体智能感知体系,不仅可以通过实景监控画面远程“透视”货物通关数据、作业信息,还可以动态追踪监管场所内货物、人员、运输工具的情况,宛如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广州海关部署动态预警功能,途经疫区预警、边界围网、机器人识别、人脸识别等智能分析,实时推送风险预警模型,辅助现场关员执法决策,边界预警准确率、疫区预警有效处置率均达到了100%。


关员与企业视频连线 效率提升300%


通过海关CAAS自动识别和采集集装箱号信息,对碰货物“提前申报”、查验信息后,无需查验的货物直接“船边分流”输送至市场销售,实现“才下货轮便上货架”的无缝衔接。


据了解,自2019年12月,广州海关在符合条件的出口申报前监管、进口目的地检验、企业日常监管等21类业务中推广应用移动远程监管,为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CAAS移动远程监管,海关关员可与企业视频连线,企业按指令进行录像、拍照等操作,实现对监管作业过程、查验关键环节的远程检查,在满足海关监管作业要求的前提下,将货物查验时间由原来的平均4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压缩了企业等待查验的时间和经营成本,助力货物快速进入市场流通。目前累计为广汽丰田、四洲食品等超过400家试点企业开展移动远程监管业务700余次,涉及进出口货物200余报关批次、货值1.5亿元人民币,作业效率提升300%。


5G查验辅助机器人不惧高温能检有害气体


人工查验是较为常见的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的监管方式。海关关区监管业务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监管货物、运输工具、邮递物品包罗万象,商品品类特征、形态风险千差万别。“以前关员得先到现场核对集装箱号和封志号,待卸货后再进行查验,至少跑两趟。” 南沙海关南沙港查验科科长徐忠华说,以一天工作12小时计算,现场关员一天查验集装箱数量300个左右,即需要跑几十上百趟。尤其是盛夏正午,码头地面温度长时间超过50摄氏度,影响了关员的工作进展。


“现在5G查验辅助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查验前的准备工作,关员到场后马上查验,为我们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人手。而且机器人还搭载了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功能,灵敏度很高。”徐忠华告诉记者,不惧高温的5G查验辅助机器人在盛夏正午依然可以正常作业,通过自主走位,自动采集、比对集装箱号和封志号,验核无异常的即可通知码头工人开柜卸货,全程无需海关关员介入,也减少了疫情期间人员的聚集。同时,并联的作业模式大幅提升了查验现场的工作效率。据了解,仍以一天工作12小时计算,如今现场关员查验集装箱数量可达到500个,效率提升了60%以上。

5g 机器人 广州海关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9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