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hi, 欢迎来到机器人在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扫码关注

行业内卷下,协作机器人下半场该如何走?降低价格还是开拓新场景?

时间:2024-03-13 阅读:5361

新型工业化时代,“机器换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机协作”模式越来越受欢迎。在此背景下,协作机器人得到了快速发展,协作机器人市场也迎来了迅猛扩张期。


2023年10月4日,Verif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了一份《协作机器人市场:2023-2028年全球行业趋势、份额、规模、增长、机遇和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经济放缓并没有对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技术进步和中小企业普及的推动下,协作机器人市场反而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增长。

在工业市场对协作机器人需求持续增加,以及非工业市场如餐饮、医疗等市场开始复苏的作用下,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同样出现了逆势高增长,整年出货量同比增速为21.5%,表现非常亮眼。


根据MIR睿工业预测,2024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将持续上涨34.2%,在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将超3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前沿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以上。根据全球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将达到101亿美元。这预示着未来几年,协作机器人市场仍然呈现强劲增长。


协作机器人弯道超车,成为中小企业新宠


最初,大多数协作机器人只是根据不同于传统机器人的设计理念,以传统机器人为基础进行升级改造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既然协作机器人和传统机器人区别不大,为什么协作机器人的崛起会对传统机器人造成威胁,成为中小企业的新选择?

凭借着精准、稳定、可自动化生产,以及可以应对特殊环境及工作条件的优势,传统机器人一直是我国大型企业生产时的首要选择。


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传统机器人投资成本高,比如机器人设备购买、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后期的员工培训等费用过高,一般难以承担。


其次,传统机器人加入生产的方式是固定的,它必须得用地脚螺钉固定在地面上,或者是放到工作站里面,很难单独拿出来。如果某个环节机器人发生了故障,这段产线或者这个工作站就要停工。不断调整作业内容和任务,这对中小企业来说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也就是说传统机器人的刚性和固定性没有办法满足中小企业灵活生产的需求。


而协作机器人的灵活性很强,即插即用,可以做到哪里需要就放哪里。


工业场景中,需要打螺丝时,产线上放一台

餐饮行业中,需要做咖啡时,工作台旁放一台

医疗康复领域,需要康复治疗时,患者身边放一台


可以说,协作机器人完全可以替代单独的人,或者和人之间完成随意互换,如果一台协作机器人发生了故障,只要搬走找个人替代就可以,整个生产流程的韧性非常高。也就是说协作机器人不仅适合中小企业的工作环境,而且能满足其柔性化的生产需求,以及解决传统机器人灵活度不够等问题。


最后,协作机器人的崛起,还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经营难题。


01解决劳动力短缺,提高生产效率


协作机器人可高质量完成繁琐、重复性强的工作,有效减轻员工负担,避免人力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出现,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2降低运营成本


除了降低人力成本外,协作机器人的引入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停产等问题,24小时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本效益。此外,协作机器人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降低整体的运营成本。


03提高员工的安全性


协作机器人可以替代人类在高温、高压、高辐射等危险环境中作业,有效降低员工在危险环境下工作的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其次,协作机器人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和保护装置,可以自行调整力度和速度,并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有效避免碰撞和伤害发生。


04助力企业创新


协作机器人可以精准地进行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服务,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流程,促使员工在人机协作中相互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协作机器人不仅满足中小企业期望自动化设备轻量化、易于安装、摆放和使用的需求,而且还解决了传统机器人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


协作机器人的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在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助推下,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协作机器人行业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而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扰乱市场秩序,导致协作机器人厂商采取价格战方式,以低价手段进行竞争。


目前,协作机器人的价格相对来说已经较低,如何破局行业价格内卷,实现产品的独特性和差异化,成为协作机器人厂商必须做的一件事。

除了继续专研技术提升内功外,拓宽协作机器人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应用,使它不仅能应用于工业领域,还能应用于户外农业、医疗、商业等场景中,是各个协作机器人厂商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协作机器人在工业领域还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许多国产协作机器人厂商的重心也放在了码垛和焊接领域。


不过,进入一个新领域并不容易,当前协作机器人厂商面临的难题不少。最直接的就是,当协作机器人的负载变大时,其自重会跟着升高,电机功能也会跟着增强,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便会大大削减。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技术的持续更新,码垛、焊接领域正逐渐被协作机器人攻破。


例如,艾利特机器人推出的全球首款码垛协作机器人CS520H,其最大负载可达20kg,臂展长度达到2000mm,能轻松完成1.2×1.2标准托盘、1.8m的标准垛体的码垛。

CS520H协作机器人


中科新松推出了多可协作机器人G系列中负载最大的一员—GCR25-1800,其负载能达到25kg,拥有1800mm超长工作半径和±0.05 mm重复定位精度,码垛速度平均能达8件/分钟。

GCR25-1800


大族机器人推出了S30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其额定负载为30kg,最大工作半径可达1800mm,码垛速度最大可达13箱/分钟(高速模式)。

S30协作机器人


基于核心底层控制算法的自研机器人控制系统xCore,使珞石柔性焊接机器人可轻松应对各种焊接场景,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需求。

越疆机器人推出了一种支持快速部署、任意定制生产场景的协作机器人焊接工艺包,通过焊接工艺包与生态组件的无缝组合,用户可以快速实现各种焊接应用,焊接工艺包支持CR全系列协作机器人。

法奥意威自主研发的焊接工艺包,支持直焊、圆弧焊、包角焊、多层多道焊等多种焊接工艺。搭载3D相机后,可进行实时焊缝偏差补偿,充分保证焊接作业的一致性和精准性。

目前,协作机器人的竞争已经走到了下半场,协作机器人也从以前谈论得比较多的各家都有哪些产品,发展到现在各家重心都放在关注场景开拓上。接下来,如何使协作机器人适应更多的场景,仍是大部分协作机器人厂商发力的焦点。


在全球市场协作机器人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国产协作机器人厂商正积极走出国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抢占全球细分场景应用市场份额,填补世界劳动力缺口。从长远来看,协作机器人市场正被国产协作机器人厂商创新引领着。目前,协作机器人出口的主要厂商有节卡机器人、艾利特机器人、珞石机器人、大族机器人、遨博机器人、越疆机器人、非夕机器人等。

根据MIR睿工业预测,未来随着汽车零部件、3C电子、精密加工等行业的加速发展,协作机器人在中高端领域应用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对性能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其高端市场份额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结语】

在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展下,协作机器人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机合作模式越来越和谐。协作机器人不仅让生产变得越来越高效、精准与安全,也让人类生活变得越来越轻松、舒适。


未来,协作机器人将继续在各领域中展现其价值,以更智能、更灵活、更安全的姿态,颠覆传统工业模式,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助力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并在智造时代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协作机器人

好的文章,需要您的鼓励

15

  • 最新资讯
  • 最新问答
推荐